|
|
|
浅谈重阳祖师生平及其“性命兼修”思想的现实意义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4/13 阅读:2205次 【字体:大 中 小】 |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叙述了王重阳祖师的修道生平及他提出的“性命兼修”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王重阳 性命兼修 现实意义 一、重阳祖师传略及其提出的“性命兼修”思想 王重阳祖师(公元1112—1170年),生于北宋末年京兆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大魏村。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 重阳祖师出身于“家业丰厚”的庶族地主家庭。从小喜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为京兆学籍。在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参加武举,中得甲科,于是更名世雄。四十七岁那年,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而在金正隆四年,于甘河镇偶遇异人授以内修秘诀后,做出了毅然辞官,潜心修道,隐居山林的决定。金大定元年,在南时村挖一地穴居之,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以方牌挂其上,写上:王害风灵位,自居其中,潜心修道两载。三年后,迁至刘蒋村。大定七年,东出潼关,前往山东传道布教,始创全真道。其先后在山东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创建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等,传道演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这七大弟子就是被后人尊称的“北七真”。在大定十年,重阳祖师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等四人返回关中,在行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羽化。住世五十八载。后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省户县祖庵镇)。金章宗时赐庵名为灵虚观,至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后来全真道尊其为“祖庭”。重阳祖师本人亦在元世祖至元六年时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重阳祖师在创立全真道时,就宣扬三教合一的思想作为创教的宗旨。他在山东文登等地所建立的五个会,皆冠以“三教”二字。传教时,又劝人诵读佛教的《般若心经》、道教的《道德经》、《清静经》及儒家的《孝经》。如他宣传“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的思想。他的传世之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以上这些著作均收入了《正统道藏》。 道教自东汉张道陵创立以来,中经北寇南陆清肃,改革后,历隋唐五代北宋的漫长阶段,至北宋末年,已积累了许多弊病,而这些弊病在当时严重阻碍了道教的健康发展。为了消除弊病,使道教得以重现生机,重阳祖师不得不思考改革道教的良方。 对此,姬志真在《重阳祖师开道碑》中说:“原夫至道出自先天,太上卓尔立其宗,累圣袭而张其后,灵源妙本,既发而不蒙,出楗玄关,大开而弗闭。从兹设教,代不乏人。然而顺世污隆,乘时步骤,去圣愈远,灵光不属。波澜既荡,异派争流,枝叶方联而纷华竟生。散无名之大朴,遗罔象之玄珠,忘本迷源,随声逐色。正涂壅底,道间荒凉。由是圣人复起,究天元一气之初,洪造更新,应历数万灵之会,天挺神授而力拯颓网,祖建宗承而载维新纽、弃华摭实,授溺录迷。革弊鼎新而玄关复启焉。重阳祖师乃其人也……” 姬志真为金元时山西晋城人。原名翼,字辅之。世系原出长安雍氏,金世宗即位,避讳,改为姬姓,志真自幼父母双亡,四岁读书,十三岁时能赋诗。甫弱冠,天文地理、阴阳律历之学,无不精通。辛巳年兵乱河东泽潞,志真孑然一身,居冀州南宫。元太宗六年,王栖云道行于此,深爱志真悟性过人,遂收为徒,赐名志真,号知常子。从游盘山,日听教诲。元宪宗时李真常掌教,起置玄学于燕京大长春宫,志真亦往之,递主法席,传授生徒。公元1254年春,还汴梁,居朝元宫。未几,王栖云卒,志真乃嗣主教。至元四年二月,诏赐“文醇德懿知常真人”。至元五年十二月病逝,终年七十六岁。 重阳祖师以新的指导思想、修道方式对旧道教进行了大量的扬弃式地改革,进一步将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融合至教义中去。重阳祖师以《道德经》为本,尊道贵德,提倡自然无为,清心寡欲,柔弱不争,返璞归真。全真道的教义集中体现于“全真”二字。对此二字有过多种解释,或谓使“真性”保全,或谓使“精气神”三全,或谓个人内修的“真功”与济世度人的“真行”兼备而两全。而在《重阳立教十五论》的“混性命”篇中重阳祖师明确提出了“性命兼修”的修道思想。他说:“性为修道之神,命为修道之气。若使性命混而为一,就如同飞禽得到风的协助,即可轻而易举地冲上云霄那般。故而对于修道者,不可不知也,由此可知,性命兼修乃修真之要义也。”那么这一思想对生活于当下的人们又有何现实意义呢? 二、“性命兼修”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教旨在修道成仙、济度世人。道教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其的性命之学,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道教养生。这是因为无论是修道成仙,还是济世度人而言都须保全自身性命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众所周知,与佛教注重来世不同,道教是非常重视当世生命生存状态的宗教。道教的早期经典《太平经》中就言道:“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度人经》中也讲:“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这些思想充分表明了道教重生度人的鲜明特征。道教以长生久视,修道成仙为最高目标,充分显示了道教对生命的无限热爱、期望永生的热情和执著求索的精神。因此,道门中将修真得道之人称作“真人”,那么什么是真人,《老子河尚公章句》中说“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法如是,乃为真人”,上述这些思想均反映了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要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与实现人类的健康长寿,并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获得人类把握自我性命的途径。这亦正是道教所谓的“我命在我不在天”。 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和立足点为“贵己重生”,正如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其《坐忘论》中所说的那样:“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大家所熟知的《周易参同契》中亦提出:“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通过重温这些经典,我们不难看出,道教的养生,不仅仅是调养机体,而是与人内在的心性修炼(精神修养)及自我的道德修持的提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生道合一”、“性命双修”,是身心健康和道德提升的合而为一。道教全真道的始创者重阳祖师提出“性命兼修”的思想,表明修道之士须性命兼达。宋代名道李道纯提出:“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性命双全,形神皆妙。这一观点提出后,渐次发展成为道教养生理论的核心,将古典文化中的养生,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 如今,道教养生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公众的喜爱。人们都希望获得健康;人们都渴望获得长寿。俗话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下民有长寿之愿;天地人情,若合一焉。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百姓的吃饭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故而对于时下的人们就更加重视自我的身心健康与道德修养了。众所周知,道教是尤其注重生命的价值,以生为乐,追求生命的健康永存。 要保持生命的健康状态,就自然须把握养生之道。道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挖掘与推广道教中的这些养生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让古老的道教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 身心健康了,就能为社会的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本之“本”,首先是要以人的健康为本。《道德经》说:“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道教的“太和万物”同生命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密切相关,道教养生的内涵之一即在于“修身致和以促社会和谐”。而挖掘与推广道教养生文化,对于建设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书目 1.《历代真仙高道传》周永慎编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 2. 汤其领《王重阳与全真道之创立》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期
|
|
|
|
|
|
|